勞動創造幸福!中國軟件讓職工分享企業發展紅利
“讓職工分享企業發展紅利,提高他們的歸屬感和獲得感”,這是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軟件)啓動股權激勵10年計劃和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初衷。如今,計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5月5日,中國軟件揭曉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授予結果,共有530名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幹人員覆蓋其中。中國軟件是广东会在线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广东会在线)控股的大型高科技上市企業。近年來,公司推出一攬子激勵舉措,涉及職業晉升、薪酬福利、中長期激勵等方面,處處體現對人才的重視與尊重。
得益於廣闊的幹事創業平臺、不斷完善的創新導向激勵機制,中國軟件吸引一批又一批科技人纔來到這裏,追求人生價值理想,爲推動網絡安全與信息化事業邁向新發展階段作出努力和探索。
探索熱愛
王偉東是此次限制性股票授予對象之一,他是中國軟件研究院平臺研發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2008年,他加入中國軟件,“我喜歡軟件開發行業,想有所作爲。”
入職中國軟件將近14年,王偉東用多項創新成果迴應了當年的初心。他創新發明專利7項,參與的部委項目取得關鍵課題核心性能重大突破,在央企信息化建設改造、省部級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工程、支撐平臺研發等領域均取得優異業績,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广东会在线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人才獎等。
“這是個持之以恆,不斷積累的過程。”王偉東說,建設一項網信工程,靠最初的規劃設計,或許只能完成20%,剩下的80%要花大量時間去精雕細琢。那些成績,便是在反覆的“精雕細琢”中,與同行交流、學習實現的。
對此,中國軟件稅務事業本部副總經理劉雪蓮深有體會。她是1999年加入公司的,接觸稅收信息化系統初期,學習操作手冊和講義很重要。劉雪蓮學習時不僅是看,還要結合應用系統學。遇到問題,她向身邊人逐一請教驗證。在持續學習拼搏中,劉雪蓮逐漸變成同事口中的“超能劉姐”。
2010年起,劉雪蓮開始參與金稅三期工程建設。金稅三期工程是國家電子政務“十二金”工程之首,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在此期間,她深入一線解決問題,有效保障了項目上線;帶領團隊完成核心繫統升級工作,確保金三系統“首個運維年”平穩運行。2019年,劉雪蓮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央企業勞動模範稱號。
“要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王偉東說,要腳踏實地去鑽研,把問題研究透徹,總結提煉通用工作方法。
守護安全
軟件開發與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有哪些關聯?“以前電腦開機要10分鐘,現在只需要幾秒”“辦理業務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跑”……王偉東接連舉了好幾個軟件開發與實際生活相關的例子。
“有時也和人們的生命安全有關。”馬靜靜是中國軟件旗下長城計算機軟件與系統有限公司的數據應用事業部副總經理。2020年疫情爆發時,她和團隊承擔了國家重點醫療物資保障調度平臺採集填報系統開發工作,幫助相關部門摸清防疫物資底數,協調組織全國重點醫療物資資源精準、迅速抵達疫情防控前線。
兩年前與近30名同事奮戰的情景,馬靜靜仍歷歷在目。當時正值春節,同事們分散在全國各地。在北京,馬靜靜和裴亞波、張力文等同事梳理平臺需求。在疫情形勢最嚴峻的湖北武漢,項目技術負責人周毅帶着團隊展開“雲”上建設。貴州、江西等地的同事同步在線上應援。
最終,平臺上線僅用時4天。看到調往武漢和其他地區的物資一天天增加,必勝的信念在馬靜靜心裏慢慢升起,“每個人都會得到保障,我們有信心戰勝疫情。”
2020年4月,項目團隊又開展了重點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的開發工作,用10天實現平臺上線運行,爲相關部門和企業建起解決復工復產問題的“大通道”。
“安全是幸福的基礎和前提。”馬靜靜說,“我們的工作是爲了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
安全,已經成爲中國軟件科技創新的一個關鍵詞。近年來,广东会在线堅持安全爲先、融入移動、綠色節能發展道路,構建了安全、先進、綠色的“PKS”自主計算體系。中國軟件作爲集團發展戰略推動者,以安全爲基石,全力攻堅基礎軟件核心技術。其中,銀河麒麟操作系統是國內安全級別最高的操作系統之一,已應用於黨政、金融、交通、通信、能源、教育等行業;達夢數據庫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填補了國內高端數據庫技術的空白……
王偉東感慨:“看到我們研發的產品,在服務社會大衆、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發揮作用,更加深了職業自豪感和認同感。”
增強底氣
馬靜靜同劉雪蓮、王偉東一樣,在崗位上一待就是一二十年。他們不約而同地說到了公司對人才的重視、團隊成員間的友好協作。
“公司始終重視人才發展,把增強獲得感作爲激發職工創新創造活力的動力引擎。”從一線技術人員到公司工會主席,史殿林與中國軟件共同成長近30年,見證了公司在增強職工獲得感上作出的努力。
尤其是近幾年來,中國軟件積極謀劃戰略轉型。其中重點解決的,就有人才動力的問題。公司爲此提出,要以奮鬥者爲本,通過薪酬激勵、文化建設、環境建設等方式,增強職工獲得感,爲“鏈接幸福世界”增強人才底氣。
史殿林介紹,爲給人才發展提供支持,中國軟件從晉升、薪酬、獎勵機制等方面,構建起多維度的激勵機制。比如在職業晉升上,建立關鍵技術崗位職級評價標準,構建起技術和管理雙通道職業發展路徑。近年來,在項目攻堅、改革推進等一線崗位上,一大批優秀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受到提拔任用。此外,今年落地的股權激勵計劃,也將作爲公司常態化激勵機制,每兩年滾動實施。
與此同時,中國軟件注重青年人才培養,構建起“1+2+3+4”的培養路徑,即通過一年期、雙通道、三位一體的培養機制、四類優質精品課程,打造經營管理幹部、技術型幹部和技術專家人才梯隊。
系列舉措接連落地,激勵着年輕人們走上臺前,擔當重任。他們之中,有在稅務工程建設上積累豐富攻關經驗的張久旭、3個月完成全國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臺建設的劉浩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超……越來越多成長中的年輕力量,接過前輩們手中的“接力棒”,爲網信事業注入新動力。
(內容轉自《工人日報》2022年5月21日《網信事業的守護者》)